今年以来,小保当矿业公司坚持用“紧日子”过“好日子”,通过实施修旧利废、精细管理、实践创新三项举措,将降本增效贯穿全年工作,助力矿井提质增效。
从“复用”中挖潜能
该公司技术骨干化身“设备医生”,以“修旧利废”激活设备潜能,利用回收的角钢、扁铁自主加工电缆桥架固定支撑架,有效延长主斜井沿线桥架使用寿命。同时,建立设备“自主拆解-部件置换-性能复原”的循环修复体系,让手拉葫芦、喊话器等设备“再上岗”,切实将修旧利废、设备再利用等举措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,为公司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今年前三季度,该公司已累计自主维修掘锚一体机、设备列车、液压叉车等10余项设备,设备自主维修率较原计划提升17%,实现了废旧物资的高效复用。
从“细节”里抠效益
精细管理是降本增效的“总开关”,该公司坚持“抓大不放小”原则,将各项管理制度从“纸上”落到“实处”。针对三费中的电费管控难题,该公司打出技术优化与管理升级“组合拳”。依托集控室在线监控系统,实时调节皮带系统转速以适配煤流需求,减少设备空转时间。借鉴声控灯“按需触发、无人低耗”的节电理念,推行胶带运输巷道照明分时管控,生产时关闭非必要照明,停机时仅供应检修区域局部照明,最大程度减少电力损耗。
今年以来,该公司主系统巷道照明日均节电近1000千瓦时,年节约电费约18万元。
从“实践”里找解法
小创新也能解决大难题,该公司积极推进全员创新,让基层“金点子”成为降本增效“新解法”。
针对设备检修中的各类痛点,该公司发起“我为区队献一计”活动,广泛收集职工在具体实践中总结的实用妙招,由技术攻关小组靶向突破。同时,组织开展“职工大讲堂”,围绕华宁控制系统操作改良、开关故障诊断小革新等重点难点进行交流学习,让讲堂既成为职工创新技能的“充电站”,也成为孵化小改小革、破解实践难题的“议事厅”。
截至目前,该公司设计的“改良型电缆桥架连接装置”“油脂回收装置”“传感器试验装置”等33项技术创新被广泛应用于井下安全生产各环节,切切实实为区队省下“真金白银”。
下一步,该公司将继续践行用“紧日子”过“好日子”理念,深挖基层智慧、优化管理机制,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精打细算、蓄力赋能。(郭林)
推荐阅读: